已经的农村电商创业明星一亩田再次送来高光时辰。2025年2月17日,一亩田通过证监会境外上市存案,打算正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买卖所上市。提起一亩田,消费者可能知之甚少,但一般处置农业采+销的公司城市对一亩田颇为熟悉。敏捷惹起了行业表里的关心,认为这家公司若成功上市,将成为中国农产物电商第一股。2025年已是一亩田创业的第14年,中国农产物电商正好履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。十余年间,各企业、本钱涌入了这一赛道,广漠村落也成了多种贸易模式的试验田,但最初成功跑出来的企业屈指可数。2011年,邮电大学结业生邓锦宏正在参取百度村落消息化项目时,发觉了一个被支流互联网遗忘的角落:全国580万个天然村中,80%的农户无法获取跨区域市场价钱消息。这让邓锦宏萌发了正在农业范畴创业的念头,带着50万元积储,他开辟出一套比价东西,通过整合涉农官网、论坛的供需消息,再以百度联盟告白点击变现。这种模式,让一亩田成立不久后就实现了盈利。彼时的中国农业仍处于消息化前夕,遍及存正在畅通效率低,以及消息不合错误称、非标化严沉等问题,邓锦宏的思也是用互联网打破消息不合错误称的壁垒。转机呈现正在2013年9月,其时邓锦宏发觉后台数据显示30%流量来自手机端,就判断启动挪动化转型。次年5月,一亩田就从PC端迁徙到了挪动端。本钱市场的嗅觉同样灵敏,一亩田正在2013岁尾送来红杉中国1500万美元A轮融资。政策春风更正在2014年将一亩田奉上了风口。2014年一号文件(地方、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看法)提出,启动农村畅通设备和农产物批发市场消息化提拔工程,加强农产物电子商务平台扶植。正在这一年,一亩田又完成了2000万美元B轮融资。紧接着,正在扶贫帮农政策大布景下,从2015年起,阿里巴巴、京东、苏宁等电商巨头们都起头了大规模的电商下乡进村。面临越来越多企业进军农产物电商,手握充脚的资金,一亩田也起头扩张,成立了多个周边办事部分,包罗金融部、物流部等营业线。这让一亩田公司体量敏捷膨缩。2011年创立时一亩田只要50名员工,但到了2015年7月,员工数量就跨越3160人。最为主要的是,一亩田起头转型做农业买卖平台,试图打制O2O平台买卖闭环,但这也为后续的危机埋下了伏笔。带着典型互联网公司的思,一亩田选择先通过补助做大规模。这一做法并不新颖,昔时恰是滴滴和快的补助烧钱最厉害的时候,互联网企业都通过地推和补助,快速做大用户规模和GMV(买卖额)。很快,一亩田就收成亮眼,从2014年7月至2015年5月6日,一亩台累计撮合的线月初,更颁布发表平台日买卖额冲破3亿元。但平台上雷同9小时前李老板采购了1073741。8235吨的洋葱的瑰异数据,很快便引来质疑,最终正在2015年7月底迸发刷单门,一亩田被存正在刷单、数据制假等问题。一时之间,一亩田陷入窘境,正在公司内部启动了大范畴裁人并砍掉了80%的营业部分。B+轮投资方昆仑万维董事长周亚辉正在投资笔记中披露,2015年7月他曾敦促一亩田赶紧完成C轮融资,GIC取云锋基金已给出投前8亿美元估值、2亿美元融资额的明白意向。但其时一亩田CFO姚宁认为估值过低,且还有多家VC机构有投资志愿。成果2015年7月底迸发刷单门,一亩田错过了完成C轮融资的最佳机会。比及2016年11月,一亩田才从头获得本钱信赖,获得了易贸领投,红杉、云锋跟投的C轮融资,但估值较一年半前曾经大幅缩水。危机之前,2015年6月,前百度高管顾铭插手一亩田任总裁,此前公司所有决策均由邓锦宏一人拍板,但正在员工规模冲破3000人后,这一机制就起头失灵。顾铭用一个月时间调研后,组建五人决策委员会,除邓锦宏外,刘敏、高海燕、宋等高管进入焦点决策层,他们告竣的首个共识即是单点做透消息撮合。这意味着一亩田放弃了实现买卖闭环的设法,仅仅保留简单的消息发布系统,2015年9月,全新的一亩田APP上线。
对于这两种分歧的运营模式,艾媒征询集团CEO兼首席阐发师张毅对「界面旧事·创业最火线」阐发,二者的区别正在于,前者是卖产物,后者则是卖消息,这种消息若是脚够精确、量脚够大、又具有及时性,理论上也有必然价值,而B2B的买卖闭环存正在资金周转、市场拓展等问题,他们跟现有保守渠道去抢,还需要脚够的立异才能做得好。最终一亩田化解了危机。到目前为止,一亩田APP数字平台仍是其焦点营业板块,正在这一平台之外,一亩田还正在财产链条长进行延长,构成了一亩田APP数字平台、豆牛聪慧代卖、沃众田数字规模化种植、沃来逍代办帮销、AI精准营销五大营业板块。沉回正轨的一亩田仍然是本钱的骄子。2018年至2022年,一亩田又完成了多轮融资,收成了易果集团、华创本钱、财金集团投资等本钱的支撑。
张毅对「界面旧事·创业最火线」阐发,一亩田采用了VIE架构,这类中国企业只能正在或者美国等地上市。而美国本身是农业大国,可以或许正在美国上市,可能会吸引更为专业的全球化本钱。农产物从田间到消费者手中,两头要颠末五六个环节,包罗颠末产地经纪人、集贸市场、产地批发商,再逾越销地一级批发市场、二级批发市场,最终通过保守商超、农贸市场、餐饮企业流向消费者。一曲以来,我国农产物批发市场买卖量及买卖金额呈逐年增加趋向。智研征询数据显示,全国农产物批发市场买卖额从2015年的4。32万亿元增加至2022年的5。7万亿元,农产物市场买卖量从2015年的8。09亿吨增加至9。58亿吨。对比之下,农产物电商成长了十余年,仍未撼动这一安稳的系统。网经社数据显示,2023年生鲜电商买卖规模达到6424。9亿元,同比增加14。7%。然而,叮咚买菜、美团买菜、淘宝买菜甚至盒马都接踵建立了曲采曲销收集,正在供应链层面打制低价劣势,百果园则从C端市场切入B端市场,保守批发市场则正在积极拥抱数字化。中国水产畅通取加工协会理事樊旭兵对「界面旧事·创业最火线」暗示,头部企业采购商有能力通过泉源曲采绕过两头环节,导致保守批发市场客流量锐减,批发市场曾经起头萎缩。樊旭兵也已经体验过一亩田,难以找到婚配的大客户。正在他看来,农产物B2B平台的窘境也取批发市场雷同,贫乏实正的大客户,而这间接决定了一亩田的成长上限。樊旭兵还察看发觉,跟着买卖链的缩短,批发商们也遭到冲击,不再守着批发市场等客源,而是从坐商变为行商,需要出去拓展发卖渠道。入驻这类平台本身就跟租摊位一样,需要运营得好,才能把工具卖出去。陕西宝鸡猕猴桃种植户黄先生对「界面旧事·创业最火线」说。多年前,他就传闻过一亩田,但迄今为止,他都没有入驻。我伴侣多,寒暄比力广,靠微信和伴侣圈就能卖完,黄先生说,电商的话要对接良多平台,本来也欠好做,发货、账期都很难。还有位虾仁冻品批发商李红(假名)也试用了一亩田,但她很快就停用了。本来是为了添加发卖渠道,但入驻当前发觉里面每一个办事都需要再花钱采办,像是给客户打德律风、和客户线上聊天,还有些提醒客户想要货,但线上却无法答复,都需要再交钱开通才行。她说。回溯一亩田创业的这段汗青,现实上也是农产物电商的成长过程,这条赛道一直呈现出两沉天的图景。中国食物(农产物)平安电子商务研究院院长、工商大学传授洪涛已经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,2014-2015年,涉农买卖类电商接近4000家,但电商网坐扶植同质化现象严沉,导致了合作无序、吃亏运营,以至建坐取关坐并存,涉农买卖类电商中只要1%可以或许盈利,7%有巨额吃亏,88%略亏,4%持平。十余年间,农产物电商九死终身,但摸索从未停歇。2019年今日本钱创始人徐新曾提出,正在以食为天的庞大生鲜市场中,80%正在菜市场,20%正在大卖场,生鲜+互联网模式才2%-5%,而这就是机遇。对于消费者而言,较为熟悉的有以京东、天猫、拼多多为代表的平台电商,以叮咚买菜为代表的前置仓,以盒马、永辉为代表的仓店一体,以及以多多买菜为代表的社区团购。农产物B2B赛道也百花齐放,除了一亩田外,还有惠农网、中农网、海上鲜、冻品正在线等八门五花的平台。十年后,各大平台也终究找到了盈利难题的破解之法。洪涛对「界面旧事·创业最火线」暗示,农产物电商相对较难以盈利。近年来,农产物电商营利模式不竭地立异,摸索了很多立异的成长模式,多家企业已盈利。提起一亩田上市前景,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核心特约研究员裴长睿认为,农产物财产利润空间无限,平台若何实现持久利润保障涉及诸多要素。农产物批量畅通市场,产物附加值低,品牌度不高可是价钱度较高,畅通成本办理成本高,仅基于互换衣务的佣金很难保障长效利润,需要成立多触点办事来添加平台营收和利润点。营业结构上看,这几年一亩田不竭新营业,从操纵互联网手段将农产物的买卖两边消息通明化出发,起头测验考试用大数据辅帮种植和农产物发卖,并进入微生物菌剂手艺研发、预制菜、冷库保鲜等范畴。邓锦宏曾暗示,其全体营业的逻辑是基于消息撮合的焦点资本外溢,寻求合做,做有高手艺门槛的营业。张毅对「界面旧事·创业最火线B这类平台有着庞大的机遇,但风险也很大,将来一亩田可否跑出本人的特色和护城河还需要从持久来察看。
十年来,地方一号文件连提农产物电商。2014年提出启动农村畅通设备和农产物批发市场消息化提拔工程,2016-2017年提出实施快递下乡工程,2019年首提、2023年再提实施互联网+农产物出村进城工程,2023年首提深切实施数商兴农工程,2024年首提实施农村电商高质量成长工程。政策鞭策下,根本设备不竭成长。仅正在2020年至2022年,农业农村部就放置地方财务资金180亿元,支撑约3。6万个家庭农场、农人合做社、扶植7。5万个产地冷藏保鲜设备。2025年,一号文件再提鞭策农村电商高质量成长,更首提农业新质出产力。毫无疑问,通过科技和数字为农业赋能将享受更多的政策盈利。正在农业新质出产力的春风下,这片万亿级赛道既需要一亩田们用手艺改革撬动财产惯性,深耕农业远比敲钟更需要耐心。